环境领域

环境领域

服务热线:

噪声监测中的干扰因素识别及排除措施探讨

三方检测单位 2017-12-16

噪声监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噪声监测是环境质量评估、污染源治理的核心技术环节,其数据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环保决策的合理性。但实际监测中,背景噪声、电磁辐射、气象变化、设备问题等干扰因素常导致数据偏差,因此准确识别干扰并采取排除措施,是保障监测结果可靠性的关键。本文结合一线监测实践,探讨常见干扰因素的识别逻辑与具体解决策略,为监测人员提供可操作的参考。

背景噪声的识别与排除

背景噪声是监测对象以外的所有噪声总和,如道路车辆声、周边设备运行声等,是最常见的干扰源。识别的核心是对比监测值与背景噪声的差值——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当差值≥10dB(A)时,背景噪声可忽略;差值在3-10dB(A)需修正;差值<3dB则数据无效。比如监测某工厂厂界噪声时,背景噪声55dB,监测值60dB(差值5dB),需减1dB,最终结果59dB。

排除背景噪声的关键是“避、隔、修”:避即选无干扰时段(如夜间监测交通噪声);隔即设声学屏障(用吸声材料遮挡背景源);修即按规范修正数据。若差值太小,需重新选点或时段,确保结果反映真实声源。

例如监测小区周边工地噪声时,白天背景噪声(交通+居民活动)60dB,工地噪声63dB(差值3dB),需减2dB,或改在夜间(背景噪声50dB)监测,此时工地噪声63dB(差值13dB),无需修正。

电磁干扰的影响及应对

电磁干扰来自高压线、变频器、手机基站等电磁辐射源,会通过电磁耦合进入监测系统,导致数据突然波动或飙升。识别方法有二:一是用频谱分析仪测环境电磁频谱,若有异常高频峰值(如100MHz以上),则为电磁干扰;二是移设备至无干扰处,对比数据,若恢复正常则确认干扰。

排除电磁干扰需“防、隔、离”:防即选带电磁屏蔽的设备(如屏蔽电缆);隔即接地处理(接地电阻≤4Ω);离即远离干扰源(如与高压线≥50m,与变频器≥20m)。某监测站曾因附近手机基站导致数据波动,移点50m后恢复稳定。

此外,监测时需关闭手机、对讲机等无线设备,避免自身产生电磁干扰。若用无线传输的监测设备,需选抗干扰能力强的频段(如LoRa而非WiFi)。

气象因素的干扰识别与控制

风、温度、湿度是气象干扰的核心:风噪声(风速>5m/s时)会导致数据虚高,识别看风速仪,超过5m/s需用防风罩(如泡沫球);温度影响传感器灵敏度(压电传感器温度变化10℃,灵敏度变±1dB),识别需记录温度,对比不同温度下的数据,用温度补偿功能修正;湿度高会导致传感器受潮,数据偏低,识别看湿度计(>85%RH),需用防水透气罩(聚四氟乙烯膜)。

比如南方梅雨季节监测户外噪声,未用防水罩时,传感器受潮导致数据低3-5dB,用罩后恢复正常;冬季低温时,若传感器无温度补偿,监测值可能比实际低2dB,需按温度曲线修正。

气象干扰的控制关键是“测、防、补”:测即同步记录风、温、湿度;防即装防风/防水罩;补即温度补偿,确保数据不受气象影响。

监测传感器的自身干扰及解决

传感器问题分老化、污染、安装不当:老化(压电陶瓷用2-3年灵敏度降5%-10%),识别用标准声源(94dB/1kHz)校准,差值超±1dB需换;污染(表面沾油污/灰尘),识别看表面污渍,擦拭后数据升高则确认,比如餐厅厨房监测时,传感器沾油污导致数据低5dB,擦拭后恢复。

安装不当包括倾斜(与声源夹角>15°,数据降1-2dB)、固定不牢(振动产生噪声)、碰振动源(数据虚高)。识别需查安装状态:传感器应垂直指向声源,固定在稳定支架,离振动源≥0.5m。

解决安装问题要“正、牢、离”:正即轴线对声源;牢即用专用支架固定;离即远离振动设备(如水泵、风机)。

人为因素的干扰及避免

人为干扰来自操作失误:监测时说话/走动(产生60dB噪声,数据偏高)、设备设置错(如用C计权而非A计权)、记录错(漏记背景噪声)。识别方法:查现场录像(看人员活动)、核设备参数(计权/量程)、对历史数据(异常则查操作)。

避免人为干扰需“培训、规范、核查”:培训即考核操作技能;规范即定《操作手册》(监测时10m内禁走动/说话);核查即双人复查数据。比如监测学校操场噪声时,人员交谈导致数据62dB,安静后监测55dB,恢复正常。

此外,设备需提前调试(如开机预热30分钟),避免因设备未稳定导致数据偏差。

监测点位选择的干扰隐患及调整

点位选得不好会有反射/绕射干扰:反射干扰(离墙/地面<1m)会让反射声叠加,数据偏高1-3dB,识别移点0.5m,数据降则确认;绕射干扰(点位在建筑物后)会让声音衰减,数据偏低,识别沿声源方向移点,数据升则确认。

点位设置需符合《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HJ706-2014):距地面1.2-1.5m,距反射面≥1m,位于声源有效路径(如道路噪声点设路边人行道,距路缘1m)。比如监测小区交通噪声时,最初点在楼后(绕射),数据55dB,移到楼前路边后62dB,反映真实情况。

振动干扰的识别与隔离

振动干扰来自监测设备接触的振动源(如放在振动的水泵上),会将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导致数据虚高。识别方法:将设备移至无振动处,对比数据,若数据降则确认;或用振动计测支架振动,振幅>0.1mm则有影响。

排除振动干扰需“离、隔、稳”:离即设备不放在振动设备上;隔即用减震支架(如橡胶垫);稳即固定设备,避免晃动。比如监测工厂车间噪声时,设备放在振动的风机上,数据75dB,移到减震支架后70dB,恢复正常。

此外,传感器与支架连接需用软质材料(如泡沫),避免振动传递到传感器。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