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领域

汽车领域

服务热线:

汽油车与新能源车排放检测项目差异对比分析

三方检测单位 2021-01-25

排放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汽车排放检测成为监管与行业关注的核心环节。汽油车以燃油燃烧为动力,排放主要来自尾气;新能源车(含纯电、混动)动力系统差异大,排放来源更复杂——纯电无尾气但有非尾气排放,混动则兼顾燃油与电动环节。两者检测项目的差异,本质是动力原理不同导致的污染物产生路径差异。本文从检测对象、核心指标、方法逻辑等维度,对比分析具体差异。

检测对象:从“单一燃烧源”到“多源复合”

汽油车的排放源高度集中:内燃机燃烧汽油产生动力,污染物完全来自尾气(CO、HC、NOx、PM)。因此,汽油车检测的核心对象是排气管尾气,所有项目围绕尾气展开。

新能源车的排放源因类型而异:纯电无内燃机,排放来自“非尾气”——轮胎磨损的PM10/PM2.5、刹车摩擦的金属颗粒物、电池泄漏的重金属(锂、钴);混动(插电、增程)则同时有燃油尾气与电动非尾气排放。

这种差异直接导致:汽油车只需“盯尾气”,新能源车需“看尾气(混动)+查非尾气(所有新能源)”,检测对象从“燃烧产物”扩展为“燃烧+磨损+电池污染物”的复合体系。

核心指标:从“尾气浓度”到“全链路覆盖”

汽油车核心指标是“尾气污染物浓度”:依据国六标准,检测双怠速或简易工况下的CO、HC、NOx浓度,以及PM/PN数量,直接对应燃油燃烧的不完全产物。

新能源车指标更“全链路”:混动需测燃油模式的传统指标(阈值更严);纯电需测非尾气颗粒物(如GB/T 38146.1要求的轮胎PM10、刹车PM2.5);部分地区还测电池生命周期排放(生产的钴镍、报废的拆解污染)。

更关键的是“间接排放”逻辑:汽油车油耗直接对应碳排放(每升油约2.3kg CO₂),新能源车电耗需关联电网因子——火电1度电约0.82kg CO₂,水电几乎为0。这种“直接+间接”的指标扩展,是汽油车没有的。

检测方法:从“工况模拟”到“多场景叠加”

汽油车检测核心是“工况模拟”:通过双怠速(高低怠速)或简易工况(模拟城市行驶),用尾气分析仪测尾气浓度,逻辑是“模拟燃烧状态测尾气”。

新能源车需“多场景叠加”:混动要测纯电(无尾气)、燃油(传统工况)、混动(双动力运行)三种模式;纯电需用“转鼓+颗粒物采集系统”,模拟不同车速测轮胎磨损的PM,或用“刹车试验台”测紧急制动的金属颗粒物。

此外,新能源车需用“生命周期评估(LCA)”测间接排放——计算电池生产、电力生产、车辆运行、报废拆解全环节污染,这是汽油车没有的“全流程追溯”。

混动车型:“双重标准”的检测复杂度

混动(尤其是插电)是“跨领域”存在,检测需同时满足“汽油车+新能源车标准”:燃油模式要符合国六尾气限值(如CO≤0.5%、HC≤100ppm);纯电模式要达标电耗(如续航≥50km时电耗≤15kWh/100km),还要测非尾气颗粒物。

比如某插电混动车检测:先做燃油模式尾气检测(转鼓模拟城市工况测CO/HC/NOx);再做纯电模式(行驶100km测电耗≤16kWh,同时测轮胎PM10≤5mg/km);最后做混动模式(高速120km/h测综合排放)。

这种“双重标准”是混动独有的——既要过燃油尾气关,又要达电动电耗与非尾气要求,复杂度远高于纯油或纯电。

非尾气排放:新能源车的“新增检测项”

汽油车非尾气排放(轮胎、刹车磨损)占比极低(PM中尾气占90%以上),从未强制检测;但新能源车相反:纯电无尾气,非尾气是主要排放源;混动非尾气占比也高于汽油车(电动模式无尾气)。

非尾气检测核心是“颗粒物与重金属”:轮胎磨损用“转鼓+滤膜+天平”——模拟行驶收集颗粒物,称重量(mg/km),光谱仪测橡胶成分;刹车磨损用“惯性试验台+颗粒物计数器”——模拟紧急制动测金属颗粒物(铁、铜)的PN/PM2.5。

电池检测也是非尾气重点:纯电电池包需做“盐雾试验”(模拟潮湿环境24小时),用离子色谱仪测锂泄漏(超0.5mg/L即不合格);报废电池需测拆解时的氟化氢浓度(≤1ppm)。这些都是汽油车没有的项目。

能耗关联逻辑:从“固定因子”到“动态适配”

汽油车“能耗-排放”基于“固定因子”:每升油碳排放约2.3kg,油耗乘以2.3就是直接排放(如7L/100km约16.1kg CO₂),与地区无关。

新能源车是“动态适配”:纯电电耗需乘地区电网因子——北京0.6kg/kWh、四川0.02kg/kWh。同一纯电在北京100km(15kWh)约9kg CO₂,在四川仅0.3kg。

这种差异本质是“燃油”与“电力”的能源属性不同:燃油碳排放固定,电力因来源而异,导致检测需适配地域电网特征。

检测设备:从“单一功能”到“系统集成”

汽油车设备是“单一功能”:尾气分析仪测CO/HC,颗粒物计数器测PM,功能简单、原理成熟(如不分光红外线技术)。

新能源车设备需“系统集成”:非尾气检测用“转鼓-滤膜-光谱仪”(模拟行驶、采集、测成分);电池检测用“盐雾箱-离子色谱仪”(模拟潮湿、测泄漏);混动检测用“动力综合测试仪”(同时测燃油、电耗、尾气)。

比如纯电轮胎检测:转鼓80km/h行驶10km,滤膜采颗粒物,天平称4.2mg/km(≤5mg/km),光谱仪确认橡胶成分(90%),才算通过。这种“多设备联动”,是传统设备无法实现的。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