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操作规范与要点
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电子万能试验机是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核心设备,可完成拉伸、压缩、弯曲等多种试验,其操作规范性直接决定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是支撑建筑材料质量评估与结构安全的关键。本文结合GB/T 1499.2、GB/T 50081等标准,从设备准备、试样安装到数据处理,梳理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具体操作要点,为实际测试提供可落地的指导。
试验前的设备检查与准备
试验前需完成“三查”:一是电源与系统预热,打开主电源后预热10-15分钟,待液晶屏显示稳定后,检查力值是否归零(若未归零,需通过软件“零点校准”功能调整);二是传感器与夹具检查,传感器固定螺栓需拧紧,避免力值传递误差;夹具需匹配试样类型——钢筋用螺纹/锯齿形夹具,混凝土试块用平面压板,防水卷材用车辙夹具,若夹具齿部磨平、压板有划痕,需立即更换,防止试样打滑;三是量程匹配,比如测试C30混凝土试块(100mm×100mm,承载力约300kN),需选量程≥500kN的设备,确保力值在满量程10%-90%之间,避免数据无效。
此外,需准备辅助工具: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引伸计(精准测量伸长率)、毛刷(清理残渣),若测试高温或低温试样,需确认设备是否配备环境箱,避免温度影响试验结果。
试样的正确安装要点
试样安装需遵循“居中、对中、无预应力”原则。压缩试样(如混凝土试块)需放在下压板中心,通过观察试样边缘与压板边缘的对称度调整位置,确保几何中心与力心重合;上压板下降速度需≤5mm/min,轻轻接触试样表面,避免冲击导致试块提前开裂。
拉伸试样(如钢筋)安装时,先夹上端夹具,调整试样垂直后再夹下端,夹具夹紧力需适中——钢筋试样夹紧至“不转动、不打滑”即可,过紧会压伤端部导致剪切破坏,过松则拉伸时打滑;防水卷材试样需用平口夹具,夹住两端后拉直标距段,避免褶皱影响伸长率测量。
弯曲试样(如钢筋弯曲试验)需将试样放在支座上,调整支座间距至5倍钢筋直径(如φ10钢筋的间距为50mm),确保试样中点与压头中心对齐,防止弯曲时应力不均。
试验参数的标准化设置
参数设置需严格依据标准,避免“经验主义”。以钢筋拉伸试验(GB/T 1499.2)为例:屈服前试验速度设为2mm/min(弹性阶段需缓慢加载,保证力值与位移线性关系),屈服后设为≤20mm/min(塑性阶段可加快速度,节省时间);停止条件设为“试样断裂”,确保获取完整的力-位移曲线。
混凝土压缩试验(GB/T 50081)中,加载速度需按“应力速率”控制:C30混凝土的加载速度为0.3-0.5MPa/s(100mm试块对应速度约3-5mm/min),若速度过快,试块内部裂缝发展不充分,会导致强度测试值偏高;速度过慢则会延长试验时间,影响效率。
参数设置完成后,需点击“预览”功能核对:试样编号、尺寸、试验标准、速度、停止条件需与试验方案一致,确认无误后再启动试验。
测试过程的实时监控与调整
测试中需全程值守,重点关注“声、线、形”三个维度:“声”即设备运行声音,若出现丝杠摩擦的尖锐声或夹具打滑的吱吱声,需立即停止,检查丝杠润滑或夹具夹紧力;“线”即力-位移曲线,拉伸试验中曲线应先线性上升(弹性阶段),随后出现屈服平台(钢筋)或持续上升(塑性材料),若曲线突然跳变,需记录对应位移,判断是否为试样开裂;“形”即试样变形,钢筋拉伸时需观察屈服点的位置(力值不再上升但位移增加),混凝土压缩时需观察试块表面裂缝(从边缘向中心扩展的斜裂缝),若裂缝宽度超过标准要求,需停止试验。
若测试中出现“过载”提示(力值超过量程的110%),需快速按下“急停”按钮,避免损坏传感器——这种情况多因试样尺寸输入错误(如将100mm试块误输为150mm),需重新核对试样信息后再试。
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判定与处理
试验结束后,首先判定数据有效性:力值需在量程10%-90%之间(如500kN量程的设备,力值需50-450kN),若超出范围,数据无效;引伸计测量的伸长率需与游标卡尺测量的结果一致(误差≤1%),若偏差过大,需检查引伸计安装位置(是否夹在标距中间)。
然后计算力学指标:屈服强度(ReL)取下屈服点的力值除以原始截面积(钢筋直径需测三个位置取平均),抗拉强度(Rm)取最大力值除以原始截面积,伸长率(A)取断裂后标距的伸长量除以原始标距(需用游标卡尺测量断裂后标距,避免用软件自动计算的误差);混凝土抗压强度(fc)取峰值力值除以试块受压面积(100mm试块的面积为10000mm²),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最后生成报告,需包含:试样名称、编号、尺寸,设备型号、量程,试验标准、参数,原始数据(力值、位移),计算结果(强度、伸长率),确保报告可追溯——若后期出现质量争议,可通过报告还原试验过程。
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需做到“三清、三查、一校准”:“三清”即测试后清理夹具残渣(用毛刷扫去混凝土碎块,用布擦净钢筋碎屑)、清理丝杠表面(避免残渣吸附灰尘)、清理压板(用酒精擦拭压板上的油污);“三查”即每周检查夹具磨损(螺纹夹具的齿部是否磨平)、每月检查丝杠润滑(若丝杠表面干燥,需涂一层锂基润滑脂)、每季度检查传感器螺栓(是否松动);“一校准”即每年找计量机构校准传感器,校准报告需留存,确保设备量值准确(未校准的设备出具的数据不具备法律效力)。
此外,设备需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温度10-30℃,湿度≤70%),避免潮湿导致电路故障;软件需定期更新(关注厂商官网的更新包),修复数据处理的bug,确保计算结果准确。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