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气

电子电气

服务热线:

RoHS检测常见产品测试重点解析

三方检测单位 2017-04-10

RoHS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RoHS指令作为电子电气产品进入欧盟及全球多个市场的核心合规要求,核心是限制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6种有害物质的使用。不同产品因材质结构、生产工艺差异,有害物质的分布与风险点截然不同。本文聚焦电子整机、电线电缆、塑料组件等常见产品,拆解其RoHS检测的核心重点,帮助企业精准识别测试关键,避免因检测遗漏导致合规风险。

电子整机类产品:重点关注集成部件与焊接工艺

电子整机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内部集成了PCB板、芯片、电池、连接器等多个部件,每个部件的生产工艺都可能引入有害物质。其中PCB板是核心风险点——覆铜层的焊接工艺常用焊锡,传统焊锡含铅量高达37%,即使采用无铅焊锡,若工艺控制不当(如焊锡锅未彻底清理),仍可能残留铅。比如笔记本主板的阻焊层(俗称“绿油”),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会使用含铅固化剂,直接导致铅含量超标。

芯片引脚的镀层也是重点——很多芯片引脚采用镀锡工艺,锡层中若添加铅以提高焊接性,会导致铅超标。此外,电池连接器的焊锡点、电容的电解液(部分铝电解电容含汞),都是需要排查的风险区。比如某品牌手机的充电接口连接器,其塑料外壳使用了含PBB的阻燃剂,检测时PBB含量达0.2%,不符合RoHS要求。

电线电缆:侧重绝缘层与导体镀层

电线电缆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绝缘层和导体部分。绝缘层常用PVC材料,早期为提高耐热性和稳定性,广泛使用铅盐稳定剂,铅含量可达20%-30%,远超RoHS的0.1%限制。比如家用电源线的PVC绝缘层,若未替换为钙锌或有机锡稳定剂,铅超标是必然结果。

导体部分,镀锡层是关键——为提高延展性和焊接性,很多镀锡工艺会添加铅,导致锡层铅含量超标。比如工业控制电缆的镀锡铜导体,锡层中的铅含量常达0.5%以上。此外,电缆的护套材料(如PE)若使用含镉的颜料(如镉黄),也会引入镉风险。比如某型号光伏电缆的护套,因使用镉黄颜料,镉含量达0.015%,超过RoHS限制。

塑料组件:警惕添加剂中的有害元素

塑料组件如外壳、按键、装饰件,其有害物质主要来自各类添加剂。阻燃剂是重灾区——PBB、PBDE因阻燃效果好,曾被广泛用于ABS、PVC塑料,但RoHS严格禁止这两种物质。比如电视机外壳的ABS塑料,若使用含PBB的阻燃剂,检测时很容易超标。

稳定剂方面,铅盐、镉盐仍是部分小厂家的选择,比如PP塑料的热稳定剂,铅含量可达1%以上。颜料更是隐形风险——镉红、镉黄等无机颜料色彩鲜艳,但镉的限制值仅0.01%,一旦使用,几乎必然超标。比如儿童智能手表的塑料按键,因采用镉红颜料,镉含量达0.02%,直接违反RoHS要求。

此外,塑料中的增塑剂虽不属于RoHS限制项,但部分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可能与RoHS协同管控(如欧盟REACH法规),企业也需注意排查,但核心仍需聚焦RoHS的6种物质。

金属部件:聚焦表面处理与合金成分

金属部件如螺丝、外壳、散热片,表面处理是最大风险——六价铬钝化工艺仍被部分厂家使用,比如镀锌螺丝的钝化处理,会在表面形成六价铬层。而RoHS对六价铬的限制是“不得检出”(通常按0.1%计),一旦使用这种工艺,必然违规。比如电脑机箱的镀锌螺丝,因钝化用了六价铬,检测时六价铬含量达0.3%,不符合要求。

合金成分中的铅也需关注——黄铜、青铜等铜合金,为提高切削性能,会添加1%-5%的铅。若铅含量超过0.1%,便不符合RoHS。比如空调外机的黄铜连接管,铅含量达2%,明显超标。此外,铝合金中的汞、不锈钢中的六价铬(如不锈钢表面的钝化处理),都是潜在风险点。

LED照明产品:关键在驱动电源与封装材料

LED照明产品的风险主要集中在驱动电源和封装材料。驱动电源中的PCB板与电子整机类似,焊锡的铅含量是重点——部分小厂家为降低成本,仍使用含铅焊锡,导致铅超标。比如某品牌LED球泡灯的驱动电源PCB板,焊锡铅含量达0.3%,直接被判不合格。

封装材料方面,LED芯片的封装胶(硅胶或环氧树脂)若使用含铅的催化剂(如铅系固化剂),会引入铅风险。比如某型号LED筒灯的封装硅胶,因添加了铅系催化剂,铅含量达0.15%,超过限制。此外,LED灯泡的塑料外壳若使用含PBDE的阻燃剂,也会违反RoHS规定。比如LED吸顶灯的塑料面罩,PBDE含量达0.2%,不符合要求。

LED的金属散热片也需注意——若采用镀锌钝化工艺,六价铬超标是常见问题。比如LED路灯的铝合金散热片,镀锌层的六价铬含量达0.12%,不符合RoHS要求。

医疗器械:额外关注与人体接触部件

医疗器械因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RoHS检测需额外关注与人体接触的部件。比如电子血压计的橡胶袖带,为提高弹性和耐用性,部分厂家会添加铅盐作为稳定剂,导致铅超标。比如某型号血压计的袖带,铅含量达0.2%,远超0.1%的限制。

输液泵、注射器的金属部件,表面处理是重点——镀铬层的钝化处理若使用六价铬,会导致六价铬超标。比如某输液泵的不锈钢针头,因镀铬钝化用了六价铬,检测时六价铬含量达0.15%,不符合要求。此外,医疗器械的塑料外壳如采用含镉的颜料(如镉红),即使其他部件合规,仍可能因镉超标被拒。比如某输液泵的塑料外壳,用了镉红颜料,镉含量达0.012%,超过0.01%的限制。

医疗设备的电缆也是风险点——如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线,其PVC绝缘层若未替换为无铅稳定剂,铅含量会超标。比如某导联线的绝缘层,铅含量达0.18%,不符合RoHS要求。

相关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单位,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单位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