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ATCC标准中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的规定解析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制定的纺织品测试标准,是全球纺织行业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中,色牢度测试作为评估纺织品在使用、护理过程中颜色保持能力的核心项目,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产品耐用性的感知。本文将聚焦AATCC标准中色牢度测试的具体规定,从测试范畴、操作细节、评级体系等方面展开解析,帮助从业者准确理解并应用这些要求。
AATCC色牢度测试的核心范畴界定
AATCC标准中的色牢度测试,本质是模拟纺织品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损耗情况,覆盖了消费者日常接触的主要环节。这些场景包括衣物洗涤(手洗或机洗)、身体摩擦(比如衣领与颈部的摩擦)、阳光照射(户外穿着)、汗渍侵蚀(运动或高温环境),甚至是化妆品、洗涤剂等化学物质接触。
这种范畴设定的逻辑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如果一款纺织品在日常使用中容易褪色或沾色,即便其他性能达标,也会被判定为质量不合格。比如,T恤洗一次就领口发白,或牛仔裤摩擦后染脏袜子,都是消费者最常投诉的色牢度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AATCC标准并非“通用型”,而是针对不同纺织品类有细分要求。比如婴幼儿服装的耐汗渍色牢度要求更高(需4级以上),因为婴幼儿皮肤敏感;户外帐篷的耐光色牢度需达到5级,因为长期暴露在阳光下。
AATCC耐水洗色牢度的具体规定
AATCC 61是耐水洗色牢度的核心方法,按洗涤强度分为程序A到E,每个程序对应不同的温度、时间和洗涤剂。比如程序A是“温和洗涤”:49℃、15分钟、低泡洗涤剂;程序E是“强力洗涤”:60℃、30分钟、含漂白剂的洗涤剂。
测试时,试样必须与多纤维贴衬织物(含棉、羊毛、尼龙等6种材质)缝合。这一步是为了同时评估“沾色”——如果染料从试样转移到贴衬上,说明色牢度差,会弄脏其他衣物。比如,红色T恤洗后染黄了白色衬衫,就是沾色问题。
标准还规定每升洗涤液加50颗6mm钢珠,模拟洗衣机的机械摩擦。钢珠数量不能乱改,否则摩擦强度变了,结果就不准。测试后试样和贴衬要烘干(或晾干),再用灰度卡评褪色和沾色等级。
AATCC耐摩擦色牢度的操作细节
AATCC 8规定了干摩擦和湿摩擦的测试方法。干摩擦用干燥棉摩擦布,湿摩擦则把摩擦布泡蒸馏水(含水量100%-150%)后拧干。
摩擦头压力是9N(约0.9公斤),摩擦次数10次(来回算一次),速度每分钟60次。这些参数是模拟人体日常摩擦——比如衣领蹭脖子的力度大概8-10N,所以标准里的压力很贴近实际。
测试时试样要铺平整,不能有褶皱。摩擦布要全覆盖摩擦头,避免边缘刮到试样。比如,牛仔裤裤腿的摩擦测试,要是试样皱了,摩擦面积不均,结果就会偏差。测试后用沾色灰度卡评摩擦布的沾色,用褪色卡评试样的褪色。
AATCC耐光色牢度的特殊要求
AATCC 16用氙弧灯模拟自然光(含紫外线、可见光),核心是控制“辐照度”——比如AATCC 16E要求辐照度0.35W/m²(340nm波长),模拟夏季正午的阳光强度。
测试中要控制“黑标温度”(试样旁的黑色温度计)在63℃±3℃。温度太高会加速老化,太低则延长测试时间。比如,丝绸制品要是温度超了,可能没到时间就褪色严重,结果不准。
测试终点有两种:一是固定时间(比如20小时),二是褪色到3级。后者更合理,因为不同面料褪色速度不同——比如棉质T恤可能20小时就褪到3级,而聚酯纤维要40小时。
AATCC色牢度测试的评级体系
AATCC用两套灰度卡:一套评褪色(Color Change Gray Scale),一套评沾色(Staining Gray Scale),都是1-5级,5级最好(没变化),1级最差(完全褪色/沾色)。
评级必须在标准光源箱(用D65或TL84光源)里做,不能用自然光——因为自然光的亮度和色温会变,比如下午的阳光偏黄,会影响对颜色的判断。观察者要离试样30cm,视线垂直,避免视角偏差。
要是有争议,得三个以上培训过的人一起评,取平均值。比如,一件衬衫的褪色评级,甲说3级,乙说4级,丙说3级,最终就是3.33级,约3-4级。
AATCC与其他标准的关键差异
和ISO标准比,AATCC更贴合美国消费者习惯。比如AATCC 61包含烘干步骤(用烘干机),而ISO 105-C06通常晾干;AATCC的洗涤剂含荧光增白剂,和美国超市卖的一样,ISO的洗涤剂更通用。
耐摩擦测试里,AATCC 8是10次来回摩擦,ISO 105-X12是20次单程——来回摩擦的强度更大,所以AATCC的结果更严。比如,同一条裤子,AATCC测出来是3级,ISO可能是4级。
耐光测试中,AATCC强调辐照度恒定,ISO注重总辐射量。比如AATCC 16要求辐照度一直是0.35W/m²,ISO 105-B02允许波动,但总辐射量要够——这导致同一款面料,两个标准的结果可能不同,所以出口美国要选AATCC,出口欧洲选ISO。
AATCC色牢度测试的实际应用注意事项
首先,试样要代表整批产品。得从不同部位抽——比如上衣的前襟、袖子、下摆,不能只抽一块。要是抽了有褶皱的地方,结果就不能反映整批质量。
其次,测试前要预处理。比如有些面料生产时残留染料,得按AATCC 124预洗(和第一次实际洗涤条件一样),去掉残留物再测。要是不预洗,残留染料会影响结果,比如新牛仔裤没预洗就测,可能褪色更严重。
最后,结果要结合用途。比如,婴儿爬服的耐汗渍色牢度得4级以上,要是测出来3级,就不能卖,因为会刺激宝宝皮肤;窗帘的耐光色牢度要是3级,用半年就褪色,消费者会投诉。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