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ATCC标准中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的规定详解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AATCC(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作为全球纺织行业权威标准组织,其色牢度测试标准是纺织品质量评估的核心依据之一。色牢度直接关系到纺织品在使用、洗涤、护理过程中的颜色稳定性,AATCC标准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明确了具体的测试方法、参数要求与评级规则,为生产商、检测单位及品牌商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本文将详细拆解AATCC标准中最常用的几类色牢度测试规定,帮助读者理解其操作逻辑与关键细节。
AATCC 61耐水洗色牢度:模拟家庭洗涤的核心要求
AATCC 61是耐水洗色牢度的基础标准,专门模拟纺织品在家庭洗衣机中的日常洗涤场景。测试的关键是“程序分类”——根据洗涤温度、时间和机械力的不同,分成1A、2A、3A等多个等级:1A对应40℃、15分钟的轻负荷洗涤(比如内衣),2A是49℃、30分钟的中负荷(比如衬衫),3A则是60℃、30分钟的重负荷(比如外套)。
做测试时,得把试样和指定的贴衬织物(比如棉、聚酯或者羊毛)缝成10cm×10cm的组合样,确保贴衬完全覆盖试样的两面。然后按照选定的程序,往洗衣机里加AATCC标准洗涤剂WOB(每升水1.5g,不能用普通超市买的洗涤剂),启动洗涤循环。
洗好后,试样要经过漂洗、脱水,再用滚筒烘干机在60℃下烘干。最后用AATCC灰度卡评级——一边看试样本身的变色程度(比如原本的红色是否变浅),一边看贴衬织物的沾色情况(比如贴衬有没有被染成红色),等级从1(最差)到5(最好)。
这里要特别注意,洗涤剂必须用标准的WOB,要是换成其他牌子,测试结果人家可不认——这是保证测试一致性的关键。
AATCC 8耐摩擦色牢度:干/湿摩擦的双重考核
AATCC 8是测摩擦色牢度的,用的是Crockmeter摩擦仪。测试分干摩擦和湿摩擦两部分:干摩擦就是用干燥的白棉布当摩擦布,湿摩擦得把布浸湿,拧到不滴水(含水率大概100%)。
先把试样平平整整地固定在摩擦仪的平台上,别让它皱着。摩擦头是直径16mm的,得施加9N的压力——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小砝码的重量。然后让摩擦头以每分钟30次的速度,来回擦10次。
擦完后,分别看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的沾色情况,用灰度卡打分。同时还得检查试样有没有被磨破,要是纤维断了,得在报告里写清楚。
还有个细节:每测一个样,必须换块新摩擦布,不然上一个样的颜色蹭到下一个,结果就不准了。
AATCC 15耐汗渍色牢度:人工汗液的精准配制
AATCC 15是测汗液接触后的色牢度,重点在人工汗液的配方。标准给了两种体系:酸性汗液(1%乳酸、0.5%氯化钠、0.1%尿素,pH值4.3)和碱性汗液(在酸性基础上添加0.25%碳酸钠,pH值8.0),分别模拟人体不同部位的汗液环境。
试样要完全泡在汗液里30分钟,期间每隔10分钟搅一下,保证浸均匀。泡好后,和贴衬织物叠起来,夹在两块玻璃板之间,施加12.5kPa的压力(相当于穿着时的压力),在室温下放4小时。
之后拿出来,在通风处晾干(别晒太阳),再用灰度卡评变色和沾色。这里要注意,汗液的pH值必须准——偏差超过±0.1,结果就无效。
AATCC 16耐光色牢度:氙弧灯模拟自然光照
AATCC 16测耐光性,用氙弧灯模拟太阳光(含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测试前得校准光源的辐照度:一般设0.35W/m²@340nm(对应户外强光环境),或者0.5W/m²@340nm(对应更严苛的情况)。
试样和蓝羊毛标样(共8级,1级最不耐光,8级最耐光)一起放进测试箱,黑板温度控制在40-60℃,相对湿度保持50%。测试时间有两种:要么暴露到试样达到指定的灰度等级(比如4级),要么固定时间(比如20小时)。
最后对比蓝羊毛标样评级——试样的耐光等级等于和它变色程度最像的标样等级。比如试样变色和蓝羊毛3级一样,那它的耐光等级就是3。
还有,测试箱的温湿度得实时监控,波动大了结果会不准。
AATCC 132耐干洗色牢度:商业干洗的标准化模拟
AATCC 132针对需干洗的纺织品(比如西装、大衣),模拟商业干洗的全过程。用全氯乙烯(PCE)或石油醚当溶剂,干洗机得是AATCC指定的“回转式干洗机”(容量约5kg)。
试样和清洁的陪洗布(比如棉织物)一起放进去,加溶剂后运行10分钟(模拟洗涤),然后脱液2分钟,60℃烘干30分钟。
测试完成后,评试样的变色程度和陪洗布的沾色程度,评级标准和水洗色牢度一致。要注意的是,溶剂的纯度得够——全氯乙烯要≥99.5%,不含水或杂质,不然洗不干净影响结果。
AATCC 188耐氯漂色牢度:含氯洗涤剂的影响评估
AATCC 188测的是含氯洗涤剂(比如漂白剂)对颜色的影响。用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含量500ppm),pH值调节至10(模拟家用漂白剂的碱性环境)。
试样泡在氯漂溶液里30分钟,温度保持25℃。泡好后,用清水漂洗到没有氯残留,再晾干。
最后用灰度卡评试样的变色程度。这里关键是氯浓度要准——有效氯含量偏差超过±50ppm,结果就无效。
AATCC 35耐唾液色牢度:婴幼儿纺织品的特殊要求
AATCC 35是专门给婴幼儿纺织品(比如围嘴、睡衣)的,模拟唾液接触后的色牢度。人工唾液的配方是:0.2%淀粉酶、0.1%氯化钠、0.1%磷酸二氢钾,pH值调节至6.8(接近人体唾液的酸性)。
试样完全泡在唾液里15分钟,然后和贴衬织物叠起来,施加12.5kPa的压力,在37℃下放1小时(模拟人体体温)。
之后拿出来晾干,用灰度卡评变色和沾色。这个标准的重点是“婴幼儿安全”——要是试样的沾色等级低于3级,可能导致婴幼儿舔舐时摄入染料,得严格控制。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