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H检测中SVHC第28批物质检测方法及限值要求
REACH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REACH是欧盟化学品管理的核心法规,SVHC(高关注度物质)因对健康或环境有严重风险需严格管控。2023年7月ECHA发布第28批SVHC清单,含12种物质,覆盖塑料、涂料、电子等行业。企业需掌握其检测方法与限值要求,才能准确排查产品合规性——本文聚焦第28批物质的检测细节与限值规则,为企业提供实操指南。
SVHC第28批物质的清单与应用场景
第28批SVHC包含12种物质,核心品种有4,4'-二氨基二苯醚(CAS101-80-4,环氧树脂固化剂)、双(2-乙基己基)四溴邻苯二甲酸酯(CAS26040-51-7,PVC阻燃剂)、铅(II)2-乙基己酸酯(CAS16996-40-0,涂料催干剂)等。
这些物质的应用与特性强相关:4,4'-二氨基二苯醚用于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固化,双(2-乙基己基)四溴邻苯二甲酸酯用于塑料玩具的阻燃,铅(II)2-乙基己酸酯用于工业防腐漆的催干。
企业需对应产品类型排查:电子企业查电路板封装材料,玩具企业查塑料外壳,涂料企业查催干剂成分——几乎所有终端产品企业都可能涉及这些物质。
GC-MS在第28批检测中的应用细节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适用于挥发性或半挥发性物质,如双(2-乙基己基)四溴邻苯二甲酸酯(沸点约350℃,弱极性)。
样品前处理用正己烷超声萃取:将PVC样品中的阻燃剂萃取到有机溶剂中,过滤后浓缩至1mL待测。
检测参数:色谱柱选DB-5MS(弱极性,分离非极性有机物),进样口温度280℃,程序升温从80℃以10℃/min升至300℃;质谱用EI源(电子轰击电离),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监测双(2-乙基己基)四溴邻苯二甲酸酯的特征离子m/z 678(分子离子峰)。
注意事项:定期更换色谱柱前端1-2cm(去除高沸点杂质),每批样品做空白对照,避免溶剂污染。
HPLC-MS/MS对极性物质的检测优势
HPLC-MS/M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适用于极性强、难汽化的物质,如4,4'-二氨基二苯醚(logP=1.5,易溶于甲醇)。
前处理用甲醇超声萃取:将环氧树脂中的固化剂萃取出来,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滤。
色谱条件:C18反相柱(2.1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梯度洗脱:0-5min甲醇从30%升至90%),流速0.3mL/min。
质谱条件:ESI源(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母离子m/z 201(4,4'-二氨基二苯醚的分子离子峰),子离子m/z 184(失去NH3)和m/z 156(失去苯环)。
优势:避免GC-MS的热分解问题,检出限低至0.001%,适合检测痕量极性SVHC。
ICP-MS检测金属类SVHC的要点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用于含金属的SVHC,如铅(II)2-乙基己酸酯(有机铅化合物)。
前处理用酸消解:取涂料样品0.5g,加入5mL硝酸和2mL过氧化氢,在微波消解仪中180℃消解30min,冷却后定容至50mL。
检测参数:射频功率1500W,雾化气流量1.0L/min,采样深度8mm;质谱监测铅的同位素208Pb(丰度最高,干扰小),用钇(Y)作为内标校正基质效应。
注意事项:消解需完全(溶液澄清),否则有机铅未转化为无机铅会导致结果偏低;每批样品做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需在85%-115%之间)。
SVHC第28批的限值计算规则
REACH对SVHC的核心限值是0.1%(质量分数w/w),即物质在“均质材料”中的含量超过0.1%时,需向ECHA通报。
均质材料定义:均匀的、不能通过机械方法拆分成更简单的材料——例如塑料杯的杯身是均质材料,而带印花的杯子包含“杯身塑料”和“印花涂层”两个均质材料。
计算示例:某塑料玩具的外壳(均质材料)重100g,其中含双(2-乙基己基)四溴邻苯二甲酸酯0.12g,则含量=0.12g/100g=0.12%,超过限值。
常见错误:按整个产品计算(如玩具总重500g,含SVHC0.12g,按总重算0.024%,但按均质材料算0.12%)——必须按均质材料计算。
样品拆解与均质材料判断技巧
均质材料的判断是检测的前提,需遵循“机械拆分”原则:用螺丝刀、剪刀等工具拆分,不能破坏材料的均匀性。
示例1:电子设备拆解——分离外壳(塑料)、电路板(FR4树脂+铜箔)、电池(锂聚合物),再将电路板上的焊锡、电容分别拆出(焊锡是均质材料,电容的外壳与内部电解质是两个均质材料)。
示例2:涂料样品拆解——用刀片刮下涂层(均质材料),不能包含底层的金属或木材。
注意:不要将不同材料混合粉碎(如塑料和金属一起磨粉),否则无法得到均质材料,导致结果错误。
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质量控制是确保结果可靠的关键,需做到:
1、校准曲线:每批样品检测前,用已知浓度的SVHC标准溶液(0.001%、0.01%、0.1%、1%)做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²需≥0.995。
2、加标回收:向空白样品(如纯塑料)中添加0.1%的SVHC,计算回收率——例如添加0.1g SVHC到100g空白塑料中,检测结果应为0.09-0.11g,回收率85%-115%。
3、平行样:每批样品做2个平行样,相对标准偏差(RSD)需<10%(如平行样结果为0.12%和0.13%,RSD=4%,符合要求)。
4、能力验证:每年参加1-2次ECHA或CNAS组织的SVHC检测能力验证,确保实验室结果与其他机构一致。
常见检测误区的识别与规避
误区1:用“整产品”代替“均质材料”检测——如直接检测整个手机的SVHC含量,而不拆分部件,导致结果偏低。规避:严格按EN 13130标准拆解均质材料。
误区2:选择错误的检测方法——如用GC-MS检测4,4'-二氨基二苯醚(极性强,难汽化),导致检测不到目标物质。规避:根据物质的logP值和沸点选方法(logP<2用HPLC-MS/MS,logP>2用GC-MS)。
误区3:忽略前处理的萃取效率——如用正己烷萃取4,4'-二氨基二苯醚(易溶于甲醇),萃取效率<50%,结果偏低。规避:根据物质的 solubility选萃取溶剂(极性物质用甲醇/乙腈,非极性物质用正己烷/二氯甲烷)。
误区4:不做空白对照——如溶剂中含痕量SVHC,导致结果假阳性。规避:每批样品做溶剂空白(只加溶剂,不加样品),确保溶剂无污染。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