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摩擦色牢度测试在纺织品色牢度测试中的样品准备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耐摩擦色牢度是纺织品色牢度测试中最贴近日常使用场景的指标之一,直接反映衣物、家纺在穿着、洗涤或摩擦过程中的掉色风险。而样品准备作为测试的“第一步”,其规范性决定了结果的真实性——哪怕后续测试操作再标准,若样品选取、处理不当,数据也会偏离实际。本文聚焦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的样品准备环节,拆解从取样到调湿的全流程细节,为测试准确性筑牢基础。
样品选取的“代表性”原则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的样品需从批量纺织品中随机抽取,核心是“代表整体质量”。根据GB/T 3920《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要求,批量产品(如每批布卷、每批成衣)需选取3-5个独立样品,若批量超过1000米或500件,需按1%比例增加取样量。
取样位置需避开“特殊区域”:织物应从有效幅宽内(距布边≥10cm)选取,避免布边因织造张力不均导致的纤维松散;成衣需取主要面料部位(如上衣前襟、裤子大腿处),而非口袋布、衬布等次要部分。若纺织品有正反面差异(如磨毛布、涂层布),需用记号笔标记正面——测试时必须摩擦正面,否则结果无参考意义。
此外,样品数量需满足干、湿摩擦的独立需求:干摩擦至少2块试样,湿摩擦至少2块,若需平行试验验证重复性,应增加至3-5块。若样品为印花织物,需取完整印花区域(占试样面积≥70%),不同颜色需分开测试,不能混合。
样品尺寸与裁剪的“精准度”要求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的样品尺寸需与摩擦仪参数严格匹配。以国内最常用的GB/T 3920为例,试样尺寸固定为100mm(经向)×40mm(纬向)——这一尺寸对应摩擦仪的“16mm直径圆形摩擦头”与“100mm滑动轨迹”,若尺寸过小,摩擦头会滑出试样边缘;若过大,多余部分折叠会影响摩擦均匀性。
裁剪时需“顺向操作”:必须沿着经向或纬向(纤维排列方向)裁剪,避免斜向裁剪导致试样拉伸变形。工具需用锋利的裁布刀或剪刀,确保边缘平整无毛刺——毛刺会在摩擦时脱落,附着在摩擦布上,干扰色牢度评级(误判为掉色)。若试样边缘有毛边,可用胶带粘贴固定,但胶带不能覆盖摩擦区域。
对于针织品,裁剪时需轻拉试样保持自然状态,避免线圈拉伸变形;对于弹性织物(如氨纶混纺),需控制拉力,防止试样因弹性收缩改变尺寸。裁剪完成后,需在试样背面标记经向,方便后续安装时对齐摩擦方向。
样品前处理的“去浮色”逻辑
前处理的核心是去除织物表面的“浮色”——即印染后未牢固结合在纤维上的染料分子。浮色会在摩擦时大量转移至摩擦布,导致测试结果“虚低”(误以为色牢度差),因此必须去除。
前处理流程需按纺织品类型区分:天然纤维(棉、麻)需用GB/T 8629《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中的“程序A”预水洗——0.2%中性洗涤剂、30℃水温、15分钟洗涤,然后清水漂洗3次,室温挂干;合成纤维(涤纶、锦纶)浮色少,可简化为“清水浸泡10分钟后挂干”;涂层或印花织物需避免强力洗涤,防止涂层脱落或印花开裂。
前处理后的干燥条件需严格控制:需在标准大气(20±2℃、65±4%RH)下干燥24小时,或40±2℃烘箱干燥1小时,禁止暴晒或高温熨烫——高温会让染料进一步固着,导致测试结果“虚高”(误以为色牢度好)。
多组分纺织品的“差异化”处理
多组分纺织品(混纺、复合、涂层)的样品准备需针对不同组分调整。以混纺织物为例,若表面是棉、底层是涤纶,测试时需确保摩擦头接触棉层;若涂层在正面,需测试涂层表面的耐摩擦性;若涂层在背面,则固定时背面朝下,避免涂层被摩擦。
对于复合织物(如棉+防水膜),若测试要求“整体性能”,需保持复合结构完整;若需测试“表面层性能”,需小心剥离表面层(如棉层),但需确保剥离后表面无破损——破损会导致摩擦头接触不均匀,结果偏差。
印花织物的前处理需特别注意:若印花采用活性染料,需用冷水浸泡10分钟去浮色;若采用涂料印花,前处理可简化为“吸尘”(去除表面松散颜料颗粒)。不同颜色的印花需分开测试,不能将红、蓝、黑等颜色混为一个试样——每种颜色的染料牢度不同,混合测试会掩盖真实问题。
样品状态的“稳定性”调整
测试前,样品需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至少4小时——让试样的含湿量达到平衡。纤维的含湿量会影响摩擦性能:棉纤维在高湿度下吸潮膨胀,摩擦时染料更容易转移;涤纶纤维含湿量低,但调湿仍能确保试样状态稳定。
调湿时,试样需平整放置在透气托盘上,避免折叠、受压或与其他物品接触——折叠会导致局部纤维紧密,摩擦时压力不均;受压会让纤维变形,影响染料结合力。若试样有折痕,需用低温熨斗(≤100℃)轻轻熨平,但不能拉伸——拉伸会改变纤维排列,影响摩擦结果。
测试前的最后检查不可少:需确认试样无褶皱、无灰尘、边缘无松散纤维,摩擦区域无污渍。若发现试样不符合要求,需重新选取或处理——哪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让测试结果失去参考价值。
相关服务